人居环境整治“心”答卷丨以初心映照干群共治 于破立之间凝心聚力

  • 2025-07-03
  • 来源:云霄县融媒体中心
  • 编辑:云霄融媒|云霄新闻网
  • 观看:276 次
  • “以前回趟老家,车身都会溅上一层泥点子,这次回来,发现路平整了,车也更好停了,还多了好多小公园,饭后散步消食也有去处了!”日前,从外地回家探亲的陈先生刚把车开进自己的老家——云霄经济开发区下径村,不禁发出惊喜的感慨。尤其是下径大坂墘自然村,6公里硬化道路贯通、20公里污水管网改造、15公里沟渠清淤,...

    “以前回趟老家,车身都会溅上一层泥点子,这次回来,发现路平整了,车也更好停了,还多了好多小公园,饭后散步消食也有去处了!”日前,从外地回家探亲的陈先生刚把车开进自己的老家——云霄经济开发区下径村,不禁发出惊喜的感慨。尤其是下径大坂墘自然村,6公里硬化道路贯通、20公里污水管网改造、15公里沟渠清淤,彻底解决“雨天一脚泥”的困扰;12盏路灯点亮、9处生态停车场投用,让“生活舒适度”肉眼可见。

    1以初心映照干群共治 于破立之间凝心聚力.png

    下径村村民的感慨,道破了云霄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核心逻辑——以民生痛点为靶向。当群众从“皱眉吐槽”到“竖指点赞”,当村庄从“脏乱差”到“洁净美”,云霄县以党建为引领、以初心为纽带,在破立之间推动乡村面貌焕新,让群众“呼声”变“掌声”,勾勒出一幅以民为本的治理新图景。

    2.png

    “拆旧不是目的,让每寸土地都服务民生才是初心,我们正在以此为目标努力中。”在东厦镇浯田村,村两委以“八个一”工作机制为抓手,精准定位群众宜居环境提升需要,拆旧拓新后,腾出的空间将为全村打通断头路、新村建设、停车场建设等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  3.png

    马铺乡粗溪村的蜕变则映照着“党建红”与“生态绿”的交融。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扛旗攻坚,自2022年以来,累计拆除危旧建筑6027平方米,拓新1294平方米,腾挪出的发展空间,不仅建成标准化停车场,成功根治“停车难、乱停车”顽疾,更将江心洲从昔日的“垃圾倾倒场”改造成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诗意公园。更动人的是群众桑梓情的涌动——从贤达主动捐建候车亭,到村民自发参与“微菜园”认领,豆角挂藤的田园景致与标准化停车场、文化活动中心相映成趣,构成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鲜活样本。

    4.png

    莆美镇前涂村的“网格治理”与开发区下径村的“产业赋能”,则从不同维度诠释初心的落地形态。前涂村划分8个环境治理网格,“日巡查、周通报”机制让巷道常年洁净,取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;下径大坂墘自然村积极探索“环境优化—产业导入—村民增收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,将青枣、枇杷种植与农旅体验相结合,策划“采摘季”活动,让环境美与产业兴同频共振。这种“整治成果由群众共享、发展蓝图与群众共绘”的思路,正是民心凝聚的关键所在。

    近年来,云霄县以“六方联动”机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2025年以来,全县召开专项推进会部署拆旧拓新奖补、示范样板培育等工作,40个拆旧拓新奖补项目落地,1—5月累计拆旧8.3万平方米、拓新2.6万平方米,新建停车场17处以及小菜园、小公园和小广场等185处。干部把群众的需求置顶,曾经的“问题清单”,正逐步蜕变为群众的“幸福账单”。

    如今的云霄乡村,巷道被竹篱笆与景观小品点缀,口袋公园传来欢声笑语,现代农业基地与百年古树相映成趣。云霄县以“初心”为钥,解锁了乡村治理的深层逻辑:当干部以“赤诚纯粹”之心打通断头路、改造危房,以“务实笃行”之力构建“智慧监管”“三级包联”等长效机制,群众便从“被动观望”转为“主动参与”。如今,云霄县正全力推进4条示范线点位提升建设,推动拓新提升同新村建设、“五个美丽”、文旅发展等工作有机融合,让“一时美”变“持续美”。这份以民心为墨、以初心为笔的整治答卷,不仅丈量着基层治理的温度,更以“干群共治”的合力,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。(记者:张怡)

     


    推荐信息
    热点信息